新闻>院线新闻>正文 分享

北京将严查美容院“无证动刀”

2017.06.29出处:北京晚报作者:李松林 魏婧责任编辑:小李桂子
摘要:北京市近期开始严查生活美容院提供割双眼皮、注射玻尿酸和肉毒素等非法行医行为,美容单位“无证动刀”,一经发现将面临处罚。下一步,将集中查处、曝光一批进行非法医疗美容的单位。然而,与严查“无证动刀”相比,一些消费者对“小针小刀”的不以为意,更需引起重视。

北京市近期开始严查生活美容院提供割双眼皮、注射玻尿酸和肉毒素等非法行医行为,美容单位“无证动刀”,一经发现将面临处罚。下一步,将集中查处、曝光一批进行非法医疗美容的单位。然而,与严查“无证动刀”相比,一些消费者对“小针小刀”的不以为意,更需引起重视。

11191114062578074.jpg

消费者

“简单打打针,觉得不是需要去医院的事儿”

针灸、埋线、按摩……这几年,为了甩掉身上多余的赘肉,33岁的方芳没少去美容院尝试各种减肥项目,但“从未想过资质的事儿”。

以三年前那次埋线为例,方芳用“北京”、“埋线”、“减肥”百度出来很多推荐。挨个看了一遍后,她去了大望路附近的一家美容店。因为“他们家最贵,评价也还行。”

所谓“埋线”就是将胶原蛋白线作用到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达到减肥目的。方芳选择了“买二赠一”套餐,三个疗程费用超过一万元。据店员说给她用的线是进口的,吸收到身体中对皮肤还有好处。第一次注射,方芳挨了三十多针,疼出一身汗,接下来的两个疗程拖了近两年才陆续做完。方芳回忆,埋完第一次后自己确实瘦了将近十斤,可不到一年就反弹了一大半。另两次埋完当时也瘦了,但后来都反弹了回去,三次下来总共瘦了不到五斤。

就是瘦的这几斤,方芳也不觉得是埋线的功劳。“埋线对饮食要求特别严格, 不能吃米饭。”而且每次店员还会给她两盒药,但她一吃就拉肚子。“控制饮食加上拉肚子,也能掉不少水膘吧!”

虽说埋线没什么效果,方芳却不认为是美容院的问题。“我还在西城一家医院做过针灸减肥,也没减下来,他们也要求不能吃米饭。”在她看来,减肥这种项目,专业的地方就行,不在乎是不是医疗机构。方芳坦言,等自己四十多岁可能还会去打一打美容针,做不动手术的拉皮,周围选择在美容院做这些项目的同事朋友,也大多抱有类似想法。“如果是隆鼻削骨这种动刀的,大家肯定会去医院。简单打打针的话,心理上就觉得不是一个需要去医院的事儿。”

从业者

“办证件太麻烦了,我们都是悄悄做的”

下午3点39分,谭琳倩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小视频,宣布“水光完成”。在那条几秒钟的视频中,一名接受完“水光注射”的女孩子躺在椅子上玩着手机,谭琳倩则戴着口罩做出"V"的手势记录下这一刻。她的身旁,是摆满各种瓶瓶罐罐的小药柜。而在一个小时前,她也发了一条视频,当时视频配文是“水光敷麻药中”。

所谓“水光注射”,网络解释是“利用透明质酸直接对皮肤进行注射,能够让面部皮肤水润柔嫩、光泽透亮……”,也就是俗称的“水光针”。而经记者统计,在谭琳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里,“水光”“双眼皮”“瘦脸针”和“美白针”之类的视频,出现的频次最高。

今年3月份起,一直想自己当“老板”的谭琳倩和朋友合资,租下一个十多平米的门面开始“线上线下结合”,做起了面向女孩子的“美容微整形”。为此,她们经朋友介绍,交了数千元学费,跟着“老师”学习了半个多月时间。

“来学习的人有自己准备开店的,也有自学自用的,老师主要教我们每一种‘美容整形’项目的技巧和紧急处理办法。不是特别难,很快就能学会自己干了。”而自始至终,谭琳倩都不愿透露那位“老师”的工作机构是什么,人在何处、有无相关从业资格证等。

把每一起“美容整形”的案例实况发到朋友圈,是谭琳倩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据她透露,客户主要是“朋友和熟人介绍的,只做本地”。一旦朋友圈里有人留言预订某个“美容”项目,她就会给对方发去店址和电话。而在平时,谭琳倩会发一些跟“美容整形”有关的图文宣传资料,比如“无针填泪沟”“铂金美白效果”等。

对于“美容整形”所用的针具、药物等产品的来源,谭琳倩说“有专门的进货渠道,普通电商渠道买不到,价格的高低要看品牌和质量”。而当问到店面有无相应手续、她和朋友的从业资格怎么考下来等问题,她则称“办各种手续、证件太麻烦了,现在查得又严,我们都是悄悄做的。”

记者查阅《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发现,《办法》第八条规定:“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

专家说

广告铺天盖地 天天看我都动心

“美容院赚100元,得拿出50元做广告。”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治医师尹宏宇表示,不能怨消费者对美容院微整形趋之若鹜。在他看来,医疗机构规定严格,不允许做广告,只能开展公益性质的科普宣传,影响力有限。美容院的广告则铺天盖地,包括“美白针”、“溶脂针”等等,因为具有肝肾毒性,在医疗机构里早已叫停,外面却照打不误。“轻松一针下去,起效快恢复好,用广告‘砸’进人们脑子里,天天看广告我都动心。”

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生韩新鸣认为,消费者去没有资质的美容院做微整,还有自身观念认识的原因。“大部分是打针,听上去比较简单,看着实际操作似乎也没有手术那么高的技术含量,就以为可以做呢,我听说连理发店都有推销打针的。但其实它属于侵入性的治疗,都是医疗美容而非生活美容的范畴。”

小针小刀出问题 后果比想象严重

对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尹宏宇认为是好事,但确实存在困难。“来管的时候东西一塞,不好查证。即便治坏了人被举报,美容院想方设法封口,什么招都有。”

因此医生们建议,消费者还是要从源头上提高认识。美容院的“小针小刀”看似简单,对血管走向、神经肌肉的了解却一点不能马虎。无资质的美容院人员只能掌握“招式皮毛”,极容易出现操作问题。

由于大多美容项目聚焦血管丰富的头面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远比想象严重。尹宏宇经常碰到在外面“治坏了”来求诊的患者,“比如填充类药物注射到血管内,造成血管栓塞,局部鼻头颜色变青变黑,后期坏死等等。”韩新鸣则每个月都能遇到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患者,基本都是在没有资质的地方做美容项目造成的。

而这还只是药物正常,单纯人员操作失误情况下的风险,更不用说美容院层出不穷的造假与违规行为。“比如奥美定,之前买了很多库存,后来不让用了,怕浪费就冒充玻尿酸。还有所谓的‘生长因子’,不让打也还在打,下巴疯长,奇形怪状。”尹宏宇感叹,正规机构会尽量减轻风险,还是无法完全规避,但至少出了问题“跑不了”。无资质的从业人员“售后”条件显然不佳,甚至可能连店面都没有。“联系上了到宾馆打,到家里打,之后对方跑了怎么办?”

消费者如何鉴别美容机构的资质?韩新鸣建议,谨慎的办法是去工商局网站查询,“有无资质,具体营业范围一下就能看出来。”

无资质的美容院经营者们也不要为贪图方便和暴利,违规操作生美项目,一出事就会被监管部门严查、惩戒,为利害人终害己。


关键词: 美容院 打针 微整形 割双眼皮 玻尿酸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