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日化新闻>正文 分享

洗护用品安全事件频出 化学致癌成分争议不断

2015.05.27出处:shangdoudou作者:未知责任编辑:张晗
摘要:近年来,洗护安全事件频频爆出,备受人们关注。从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到牙膏、洗手液、沐浴露等日化产品中的各种“致癌”成分,无不时时敲打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与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人们也时刻关注日化产品的安全。


近年来,洗护安全事件频频爆出,备受人们关注。从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到牙膏、洗手液、沐浴露等日化产品中的各种“致癌”成分,无不时时敲打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与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人们也时刻关注日化产品的安全。

重大化学洗护安全事件回顾

2014年6月,检测发现韩伊洗发水中的两种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复配物含量为28.9ug/g,超标近两倍,可能易引发过敏;同时并检出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疑似添加了业内早已淘汰的增稠剂。

2011年9月,国外媒体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在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而一则关于“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会致癌”的消息也在微博疯传。在2009年公布的牙膏新国标中,三氯生则被列入到允许添加的防腐剂中,但明确不得超过0.3%。

2011年7月,宝洁公司召回3万余瓶进口“欧乐-B”漱口水,原因是检测到微生物指标与公司内控标准不符。该款漱口水在哥伦比亚生产,其使用期限为2011年7月15日至2014年6月30日。

2010年7月,“霸王”品牌旗下的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经香港公证所化验后,均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相关产品进行抽检,结果显示,抽检样品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2009年3月12日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被其送至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独立实验室检测的48种美国市场上常见的婴儿卫浴产品中,有32种含有二噁烷,“有毒”产品涉及强生、妙思乐及帮宝适等知名厂商或产品。

化学洗护致癌成分争议不断

纵观这些洗护安全事件,多与其中“致癌”化学成分相关。其中包括备受争议的化学物质,如洗手液中的三氯生,洗衣液中的荧光增白剂,沐浴露中的邻苯二甲酸盐,衣物柔顺剂中的氯仿以及护发素中的硅油…尽管临床上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来证明这些物质存在必然的致癌性,但“致癌”这个名词已然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萦绕在人们内心随时准备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硅油妹”事件曾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网络爆料“硅油妹”花费8000元护发最后反倒伤发,便购买市场上多种护发品,用夹板高温夹烫试验,结果发现白色粘糊状粉末,称是护发品里面的硅油和一些化学成分的残留物。“硅油妹”于是在网上发帖抗议,向公众讲述护发品中的硅油成分及其危害。同时,在上海南京西路进行街头抗议。引发舆论热议,甚至一度造成含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洗发水滞销。后经多方核实,含硅油洗发水并不会直接产生致癌问题。但潘婷、施华蔻、丝蕴等国际品牌相继推出“无硅油”概念洗发水,销量也很可观。

诸如二恶烷、环氧乙烷等化学物质虽是日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副品,市面上的洗护产品都多多少少含有二恶烷和环氧乙烷等成分,但是目前的国内法律并没要求产品标明这两种成分的含量,所以“含有却不标注”就成了行业内“公知的秘密”。而有关专家表示,“化学元素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应该还是体现在刺激性上,所以不建议频繁或长时间接触。”随着人们对产品知识的了解,行业秘密逐渐露出水面,这也是很多大品牌频陷“致癌门”的重要原因。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渴求更加安全的洗护用品。正如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用户亟需的不是致癌物含量不超标的产品,而是不含致癌物成分的产品。”

市场呼唤安全洗护

如何从根源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是洗护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药产业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并利用天然植物的滋养与除菌抑菌能力,逐渐取代化学物质。在保证同等功效的前提下,产品的配方更加温和、无刺激。比如,相比于化学物质消毒除菌,中草药植物也具有除菌抑菌能力。张曦在《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中介绍,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等多重药理作用,尤其具有显著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因此,相比担忧致癌物质剂量的问题,人们更愿意选择原料成分安全的用品,这也是为何天然温和的洗护用品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安全洗护需要从原料来源、生产标准以及研发实力等诸多方面予以考量。面对琳琅满目的洗护用品时,如何正确选购、避开噱头,是对消费者的考量,更是对企业自身的有力检测。

关键词: 洗护用品安全 洗护用品致癌 哪种洗护用品好 洗护用品成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