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电商新闻>正文 分享

电商真的毁掉了实体经济吗?

2017.12.13出处:杭州日报作者:陈兴杰,吴文治 责任编辑:柒仟
摘要:近两年的商场正在呈现一种趋势:外国品牌正在迅速抢占商场最黄金门面,而早年风头强劲的国产品牌,近几年正逐渐衰落。与此同时,比商场低端的“卖场”“批发市场”,也在经历着变革。最近有媒体报道,上海卖服装的几条街,过去既零售也批发,一度红红火火,现已逐步凋敝。

11152674440513581.jpg

图/陈冬

近两年的商场正在呈现一种趋势:外国品牌正在迅速抢占商场最黄金门面,而早年风头强劲的国产品牌,近几年正逐渐衰落。

与此同时,比商场低端的“卖场”“批发市场”,也在经历着变革。最近有媒体报道,上海卖服装的几条街,过去既零售也批发,一度红红火火,现已逐步凋敝。

线下服装销售行业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电商的崛起

很多线下商店把自家门店搬到网上,几十块钱的衣服曾是有些电商平台的主流。后来有了很多B2C、B2B等网站,大品牌店也开始把生意做到网上。再后来,这些平台的网店干脆成了工厂的线上门店,真正做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也奇低。

尽管这种业态广受欢迎,但批评的声音也不少。一个理由是:电商经济看起来方便,但是在毁掉中国服装业的长远——商家都想赚快钱,不想打品牌,从而将线下市场拱手让给外国人,自己则只是赚几十块利润。还有说法认为,购物太方便也不好,大家快买快卖,迅速消耗,生产的除了一大堆垃圾,还剩下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貌似深刻的见解。有一篇假借英国爵士之口的文章就说,中国电商平台如此发达,看似方便,其实是在毁掉实体经济。一个商业小店铺,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摧毁了其生存环境,那是社会的灾难。商场不只是买卖商品,更重要的是把人吸引到街上,产生各种“随机消费”。电商毁掉商场,其实是在毁掉城市活力。

这些批评都是基于“看得见的”:他们只看到线下的艰难,看不到线上商业的活力。确实,很多线下门店在关闭,但其实他们大多将店铺搬到了网上,反而活得更好。消费者坐在家中,遍览全国商品,选择更多,购物成本更低,这些都是很可观的福利。

中国服装品牌会因此而被毁掉吗?当然不会,且不说电商也讲品牌,线下实体行业也还有很强的生命力。服装销售是体验性很强的购物活动,很多人还是愿意到商场去购买。对他们而言,只要价格不是贵得离谱,商场购物还是比点击下单愉快很多。这两年“虚拟现实”呼之欲出,但距离电商消灭实体还有很长距离。

电商没有摧毁实体经济,而是在创造新的实体经济

电商创造了快递行业,这是货真价实的实体经济。就连看似被电商消灭的“商场经济”,其实也没有萧条。只不过是熙熙攘攘的购物场地,变成喧哗沸腾的儿童乐园、餐馆、游戏厅。这些“体验型经济”过去不存在,将来也不容易被消灭。

最近,无人货架正在呈现大举扩张之势。除了北上广之外,更是在向苏州、昆明、兰州、保定等二、三线城市铺开。

无人货架本身成本不高,相对便利店等业态来说成本较低、模式较轻,可以迅速铺设。不过,作为新兴业态,在急速狂奔之下的盈利水平,仍有待观望。有分析认为,无人货架急速狂奔后也将面临运营、物流和供应链等多方面的隐忧。

如今,一线城市的大公司如百度、网易、TCL等已被一些入局较早的无人货架企业“占领”,二三线城市或将成为无人货架企业蔓延的新战场。不过,二、三线城市虽然尚未被“过度开发”,但比起北上广等城市,优质企业的数量比较有限,可挖掘的价值也有限。

而实际上,如果入驻企业规模过小,每天仅有十几笔的销售收入,这将很难支撑无人货架企业背后在物流、人力、系统搭建等方面投入的成本。在找到更好的流量变现方式前,只能靠“烧钱”维系经营。二三线城市人口总数更多,潜在用户数量大,但是如果无人货架入驻企业的标准较低,那么总体运营质量可能也会下降,品牌的口碑也会受到影响,并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

并且,由于目前各个无人货架企业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网点规模所带来的收益和痛点都还难以体现。有零售行业人士表示,当网点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后,无人货架企业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相应人力成本的增加。目前无人货架企业的运营团队分配比例大概为一个人负责25-30个网点,如果按照一周一万个新增网点的数据简单计算,这意味着运营团队一周要增加300-400人,背后的招聘压力、人工成本可想而知。

而如果企业因为成本问题而选择降低团队质量,所带来的运营、服务水平的降低也是大问题。另外,在网点大量增加后,也会直接考验企业的物流配送和供应链能力,硬性的经营体系都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本来建设,这些建设很难一蹴而就。

因此,有行业人士分析,对比单一的无人货架,形成有机互补的便利店和无人货架将更有优势。无人货架入驻的企业场景固定,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由此产生的消费习惯、商品数据相对具有规律性,维护和运营节奏也相对有章可循。一方面,便利店可以作为无人货架的前置货仓,节省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便利店店员并不会在每个时段都忙碌,在智能设备和消费数据的辅助下,甚至可以兼而负责便利店与无人货架的运营、配送等工作。

口碑大力推广独立APP,阿里和腾讯的移动支付竞争日趋激烈

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复制此消息到支付宝领红包”的内容成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频繁出现的内容。这些红包背后,是口碑为在“双十二”吸引到更多用户,而使用的补贴战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双十二”,口碑还承担着推广其独立APP的重担。

2017年上半年,在本地生活服务O2O平台竞争中,入场刚满两年的口碑,已经以1670亿元的交易额和2000万笔/天的日交易笔数,与美团点评形成两强对峙的格局。而此次双十二,口碑“双十二”的目标是通过5000万张营销券,为商家新增1000万笔生意和2000万会员。或许通过这轮的刺激,口碑想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末班车。

但从整个行业来看,2016年开始,随着用户饱和,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步消失,获取流量成本提高,口碑到2017年下半年才开始做独立APP,是不是有些迟到?阿里为什么愿意用资本支持口碑或许越来越高昂的流量成本?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使用支付宝的口碑入口可能和使用独立APP没有什么区别,后者反而比较麻烦。但从阿里的角度来看,口碑和盒马鲜生、天猫淘宝一起,是阿里新零售的“三驾马车”之一,是阿里眼下最稀缺的流量入口。相比腾讯,阿里拥有的流量入口不多,除了高德地图和UC浏览器,还需要孵化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除口碑之外的选择并不多。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阿里)、财付通(腾讯)一共占据了90.7%的市场份额,支付宝份额为77.2%,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为13.5%。

2017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依然被两家占据9成份额,但占比却一升一降,支付宝占53.8%,财付通占40.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2016年,财付通通过滴滴打车、微信红包等入口,与支付宝的差距逐渐缩短。

第三方移动支付两大巨头线下支付业务竞争不断加剧,相继推出支付宝奖励金、微信鼓励金活动进行补贴大战,未来针对细分业务的竞争会升级至综合实力的竞争,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关键词: 电商 实体经济 零售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