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1月11日晚12点,“全民双十一”战绩再创新高——4982亿。本以为今年全国受疫情影响,在消费上会有所收缩,但事实却是不增反降。
原来越是动荡的时期里,消费的“口红效益”理论越是起到了拉动内需的作用。历经10个月的经济紧缩,想不到最后大家因为:半价卫生纸、3折纸尿裤、还有那相当于白送的酱油,还是实现了全民买买买。
市场就是这样。缺的不是消费者,缺的只是更快、更优的赛道。
之前我们提到过一家美业服务的独角兽——“河狸家”。在未得到阿里系投资之前,用创始人“雕爷”的话来说:
“我们差不多快亏掉了一个上市公司的现金流。”
秉承让更多“美业手艺人”吃得起饭,让更多“美业受益人”美得起甲的宗旨,河狸家联合2000名独立美甲师做起了O2O的美甲服务。
何为O2O美甲服务?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河狸家平台,2000名美甲师可以在线上接受预约,也可以在线上获得收益,并且以此成为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一模式不仅便利了用户时刻的美甲需求,同时也保证了美甲手艺人的线上接单。顾客方便,店家方便,预约方便,消费方便——这就是O2O。
而这一模式刚好又与阿里巴巴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所以在今年8月25日,河狸家官方发布甜蜜宣言:
河狸家正式牵手阿里巴巴,成为阿里系战略投资美业服务平台。而这轮数亿的融资金额,也让阿里巴巴因此一跃成为河狸家第一大股东,甚至是中国美业版块的头部。
这就是资本。
再说回美业,为什么堪比红杉投资的阿里系会将这次的矛头重点投向中国美业这一条赛道呢?这条赛道并不乏各种行业巨头。
我们暂不提那些外部的合资美业品牌,单单是一个广州丸美就已经足够征服长江以南的各大商圈市场。
而类似于日本的资生堂、美国的科颜氏、法国的兰蔻、韩国的婵真,那个不像是一只只猛虎,在每个美妆购物节,一点一点撕扯着中国市场上的蛋糕。
要知道:市场只有那么大,国内美业再不联手就真的要被打趴下了!
我们来试想一个这样的场景:
美业手艺人,得到10万融资——晋升美业个体户;
美业个体户,得到100万融资——晋升美业连锁店;
美业连锁店,得到1000万融资——打通上下游供需;
打通上下游供需,得到1个亿融资——研发高质量的产品;
研发高质量的产品——才有可能一举保住自己的市场......
回过头再看——我手上有上百款“国货之光”,我身边有上万名同事战友,我身后站着成千上万获得便利与实惠的中国顾客。
如果你是资本方,你会不会也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中国美业真正崛起,中国美业正在腾飞!
曾听一个在银行做风控的朋友说:市场越是浑浊,资本就越是喜欢。
一眼就见底的市场,是没人想参与的。
除了“独角兽”河狸家,中国美业未来还有什么值得期盼的赛道呢?
正如开篇我们所提到的:教育。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官方数据统计:现目前美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000万,包含供应链与下游服务商。单单只是美业服务人员就已经超过1000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目前全国在职公务员才800万人。
所以服务“美业服务人员”这一条赛道,也就是未来美业的中坚赛道。为什么?
1、美业服务人员的再学习
很多一线美业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基本都来源于上一个带她们的“老师傅”。而“老师傅”的专业技能又可能是凭经验而来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摇摆偏差”,最后流传下来的技术也就不稳定。
造成:全行业服务技术的多样性。这里的多样性我指的是:参差不齐。而未来的美业服务,经过资本的扶持之后,自然是想建立标准化的服务SOP,所以美业服务人员的在学习,将成为未来支撑美业发展的主助力。
2、美业服务人员的管理知识
很多手艺人,一辈子做手艺可以,但要让她们当一天的老板,可能就非常犯愁了。“我只会做服务,不会做管理”成为了很多想晋升店长而没有晋升店长的美业人,心头最大的一个难题。
美业人的晋升路线,一定是需要往上走的,只会服务不会管理,则在未来的美业赛道上逐渐偏离的资本路线。
淘汰下来的这批美业人,真的只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管理知识而已,并且现目前大家的起点也都是一样的。
3、美业服务人员的销售能力
手艺再好,没有客户,也没有收益。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未来的美业人一定要学的一点:推销。
推销什么?如果是个体手艺人,那就要学会推销自己,收获更多的客户好评,建立更高的客户社评;如果是门店手艺人,那就要学会推销产品,收获更多的业绩,提高门店的品牌;如果是连锁手艺人,那就要学会推销平台,签更多的异业合同,提升连锁品牌的多利润窗口...
推销从古至今、从上至下都是每一代生意人必须学会的本领。
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蹩脚的推销员。——乔吉拉德
李玄天
开一家赚钱的新美容院——老店扩新店的8大考量!
丽格李滨
2021年医美塑形市场分析
曹东仓
曹东仓:做透这几件事,门店业绩不降反增
曹东仓
如何开好一家店?主流门店模型如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