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业观察>正文 分享

电商余力:谁能尽早品牌化直面消费者

2013.07.15出处:易观网作者:苏一壹责任编辑:郑文卿
摘要:随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兴起,我们经常看到普通消费者对诸多电商平台蹩脚的促销方式的抵触越来越多的曝光,而以往他们却贡献了电商交易增长的绝大部分。这种现象诞生了两极反思:1、电商同质化竞争,口号满天飞,消费者却说招招无痛点;2、消费者游动性比对明显,实显大部分电商平台品牌化失败。


早几年我一个做大型渠道代理商多年的朋友,和我说他的毛病:因为深谙多行业代理利润空间,在未了解一个行业前,他坚持绝不网购的强迫症,而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爱好:亲戚朋友谁需要一个东西,他反复在厂家信息和电商平台比价,然后确保最低价格拿到。这个强迫症影响到他的生活,还有老婆逛街的脾气。后来我给他出了个点子:开个网店,把拿到的东西卖出去。结果显而易见,传统生意人不会推广,网店做的一般。而与此同时大型电商却天天过节,他和老婆花的更多。他打电话骂我提馊主意,我说花的多,你却正常了,不是么?

每每聊到电商就想起这位朋友,他已经接受把自己和别人的生意区分开,甚至告诉亲朋买什么、去哪儿买、怎么买的好坏。这只是沧海一粟,国内消费者可能是全球最精明的消费群体:精通价格、品质、服务等等,对比和学习能力一流。以往我们过多关注电商大战的价格供应链、技术推广云云,而忽略身边经常看到的个体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兴起,我们经常看到普通消费者对诸多电商平台蹩脚的促销方式的抵触越来越多的曝光,而以往他们却贡献了电商交易增长的绝大部分。这种现象诞生了两极反思:1、电商同质化竞争,口号满天飞,消费者却说招招无痛点;2、消费者游动性比对明显,实显大部分电商平台品牌化失败。这让人陷入思考,我试着从电商品牌分析角度,探寻可能存在的一条“电商好品牌”和大众消费者选择融合的一条路。为了避免“生意只剩下生意人”的无聊局面,我们假设在期待和辨别电商品牌,这事儿听起来也许会高级许多。

辨别法则一:市场细分+核心品牌

在去年“8・15”中,京东流量涨幅近132%,苏宁706%。而今年的618,京东、苏宁、易迅、亚马逊、当当等各参战电商的流量相对于前一天,分别只增长36%、49%、61%、20%、12%,并未发生与往年相似的井喷现象。

我们不排除“造节”的同时,某些平台“失节”的行为表象。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电商混战背后,很大的因素是源自市场不够细分,抑或商业模式雷同,归根到底是吃的一碗饭。一碗饭造成的格局是直接营销能力的强弱比拼,造节、约架、联合炒作,这是营销初级阶段,打的只是公关心理战,实质是从未营销——你提高原价还好意思说懂营销。

关键词: 电商 品牌化 网购 市场细分 乐蜂网 聚美优品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