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特约评论>正文 分享

探索美容院排斥移动店务软件的真相

2016.04.13出处:138美业网作者:胡波澜责任编辑:小易
摘要:同属美业,美容与美发却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有着天壤之别:美发店管理系统普及率高,大部分店铺甚至是花钱买管理系统;美容院的普及率则低得多,即使免费甚至倒贴钱都没几家店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同属美业,美容与美发却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有着天壤之别:美发店管理系统普及率高,大部分店铺甚至是花钱买管理系统;美容院的普及率则低得多,即使免费甚至倒贴钱都没几家店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作者:胡波澜

美丽加互联网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138专栏作家、138特约评论员

最浅显的道理,应该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经济学原理:美容院使用系统的成本高于收益,而美发店使用系统的收益高于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人力、时间、培训等综合成本,收益也是业绩、效率、美誉度等综合收益。

造成美容、美发成本收益不一致的直接原因包括两个:人均客量及服务标准化程度。

人均客量方面

拿美发来说,员工每天服务的人均客量能达到10人甚至20人,而美容的人均客量仅为2-3人,相差一个数量级。这意味着美发店必须得用系统,不然一天50、60单根本就记录不过来,更何况美发很多项目得发型师、中工、小工一起配合完成,各有各的薪酬制度,稍不留神就直接混乱。而美容每天的订单数则少得多,大部分不超过10单,员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慢慢手工记录,不用系统也不会造成多大损失。

服务项目的标准化程度方面

在服务项目的标准化程度方面,美容、美发也相差巨大,美发用洗、剪、吹、烫、染、焗6个字就基本能概括,而具体项目的服务流程也基本一致。美容则要复杂得多,基本上很难找到两个家的服务项目一致,甚至大家都以新鲜奇特、与众不同的项目为荣,过不了几个月就又要上个新的项目,还美其名曰:顾客需要新鲜感。这就造成美容院的管理系统无法做到标准化,或者说标准化的系统不能满足美容院的实际需求。

而造成美容、美发人均客量、标准化程度不一样的更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是美容、美发的原生属性:美发是必需品,美容是奢侈品;美发效果易衡量,美容效果难衡量。

不论男、女,短则两三个星期,长则三五个月,总要去理一次发,这就造成美发店的人均客量要高得多。相反,美容则只是适龄、爱美、有消费能力的女性才去消费,是必需品得到满足后才去追求奢侈品,自然消费人数少,人均客量少了。

另外,美发效果易衡量:想剪个板寸,发型师、顾客都知道是剪成什么样;想烫个酒红色,烫完颜色对不对,大家都有通用的判断标准。美容就要“虚”得多,做个补水项目,做完一个疗程到底有没有补水成功,员工不知道、顾客也不知道;想做个美白,到底能白成什么样,也没个标准。于是就经常出现员工一个劲地夸顾客变白了、水嫩了,顾客自己没什么感觉。既然效果无法衡量,那就只能拿感觉来凑:服务无微不致让顾客感觉受到重视、项目原装进口彰显顾客生活品质、陪吃陪喝陪玩成为亲密朋友。感觉的东西怎么标准化?美容的项目也就自然“千姿百态”了。

那我们知道了美容院很少用系统的原因,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容院没有使用系统的需求,我们也不用浪费精力来推动美容院的移动互联网化呢?明显不是嘛!—美容现阶段还算奢侈品,但正在变得普及化,有成为必需品的趋势!试想20年前,一辆小轿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奢侈品吧,现在呢,车已经是生活的必须品。美容护肤产品同样如此。

最近政府也提出消费升级的路线。什么叫消费升级?衣食住行等基础生理需求满足了,就要追求更高级别的生理需求,比如说美丽。如果说之前是生存,现在就是生活,并追求健康的生活,优雅的生活,美丽的生活。个人认为,美容会随着消费升级变得越来越普及。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透明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之前通过各种花样、各种承诺来吸引顾客的方式会变得无效,美容的花样程度也会减弱,随时而来的就是标准化程度的提升。欧美、日韩、香港、台湾美容行业的发展就是这样的路径。

既然美容的发展趋势就是普及、标准化,那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是不是也会成为趋势呢?客量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标准,使用系统的成本越来越低,收益却越来越高,你说美容院老板娘会怎么选择?

美容普及、标准化的趋势已经确定,大量推广美容SAAS系统的公司,又应该如何推动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同时实现自己的市场目标呢?敬请期待下篇分解。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138官方立场。 本文系作者投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专家专栏 美容院 移动电务 管理软件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