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电商新闻>正文 分享

围观电商3大误区:规模、流量和价格战

2013.07.26出处:虎嗅网作者:黄若责任编辑:郑文卿
摘要:中国电商大概走过了十年时间,回过头来看,电商十年自有它的成就:销售数据年年上升,用户范围持续扩大,相关设施逐渐完备,整个网上购物的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但十年下来,电商行业犯了三个大的错误,或者说有三个很严重的误区:一是认为规模就是效益,二是流量就是一切,三是过度依赖价格战。

4、最致命的负面影响是,这种没有实质内容的价格口水战,破坏了原本就比较脆弱的电商行业,让更多的业内外人士平添了几分电子商务喜欢瞎胡闹,做事根本不靠谱的评价。

打一场漂亮的价格战是要有充分准备的,这里分享两个例子:

案例1:线下企业——当时我负责的荷兰万客隆超市,我们有一个几周年庆当天几折让利的促销安排,例如10周年庆,全场商品当天为90折,12周年庆88折,以此类推(估计到20周年以后得考虑新的促销方案了)。

我们的做法是:1、提前与供应商协调获得支持;2、提前通告顾客;3、提前备货。对于价格特别敏感的商品采取自用限购的形式,例如啤酒每人限购1箱,电视限购1台等;4、提前做好排班和人流疏导,做好延长营业时间及顾客分批进场的预案。

结果,当天的销售是正常值的8倍。当天的毛利率很低,但毛利额略大于平常日均值,当天缺货数量控制在3%以内,没有大的纠纷。这样的活动厂商配合、顾客满意,零售商也不亏损。

案例2:淘宝商城的“双十一”促销,愿意参加的商家(最多的是服装饰品家居箱包类的品牌厂商)五折销售,限期一天。要求价格不能先涨后降,不能缺货挂空,结果一天下来有100多亿人民币的成交,是平常值的10倍以上,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促销案例。

但在B2C电商领域,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这种有计划有节奏的促销活动。所以我说,B2C们的价格战就是口水战。

或许从吸引更多用户关注的营销角度看,目的达到了,但零售业最忌讳的就是试图愚弄顾客。你自以为自己很高明,靠几句煽情的话赚来不少用户,殊不知那目光里有多少双眼睛从此不再看你!

为什么电商行业有这么多不理性的疯狂,疯狂的烧钱买流量,疯狂的价格厮杀,疯狂的扩张品类……在几乎没有一家公司盈利的环境下,大家说起亏损来却振振有词?

原因其实很简单,花别人的钱,造自己的曝光率,让企业去挣扎吧,我们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我对这个行业过去十年的评判是:中国电商十年,大体上可以区分为淘宝形态和B2C形态。淘宝形态大体是健康的、良性的,虽然有很多假货问题,有税票的不健全,也有近来淘宝各种广告收费上涨过快导致的抱怨,但总体上大多数淘宝卖家靠自身辛苦耕耘,闯出一片天地,不少淘宝卖家,淘品牌运营都能有所赢利。对平台提供商淘宝和淘宝商城来说,通过开拓全新的商务模式,自身正在步向赢利。而独立B2C形态,或者笼统的说,淘外形态,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上来就拼命烧钱,很疯狂,也很阿Q,是一个整体不成功的生态。不仅仅没有构建起有特色的商业模式或运营规范,至今不具备赢利能力,而且几乎所有的公司除了会不断的找钱花钱,在模式打造和网站经营方面也乏善可陈。

当当在上市之前曾是家赢利的企业,可惜IPO以后一下子头脑发昏搞大跃进。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结果,销售12亿,运营亏损1.26亿,零售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这个行业几乎所有企业,都在盈利和亏损正负3%之间调整和改善。毛利空间极为有限。这种大亏大损的局面,纵有万千主客观理由,还是令人担忧。

当越来越多的电商创始人把大多精力花在怎样一轮轮融资时,请不要忘了那句古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关键词: 电商误区 电商 规模 流量 价格战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