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业观察>正文 分享

化妆品为什么获得10部委的重点“关注”?

2017.06.08出处:青眼作者:串儿责任编辑:珠珠
摘要: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食药监总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于5月起联合展开为期6个月的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还重点剑指化妆品,并对10部委做了明确分工。显然,本次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具有节点意义,那么跟以往有何不同?对美妆行业又有什么影响?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食药监总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于5月起联合展开为期6个月的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严打互联网销售领域存在的侵权假冒行为、虚假违法广告、刷单炒信行为等。

据悉,这是去年12月份“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首次由10部委共同实施的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不仅如此,本次专项行动还重点剑指化妆品,并对10部委做了明确分工。

10241064062536684.jpg

显然,本次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具有节点意义,那么跟以往有何不同?对美妆行业又有什么影响?

仅次于食品药品成重点监管目标

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6)》显示,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交易额占全球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的39.2%,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面对增速如此之快的网络消费市场,以国家工商总局为首的政府部门监管态度变得更为精细,且力度一次强于一次。同2016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相比,本次行动的首要变化是,联席监管部门从此前的7部门拓展到10部门,海关总署和国家邮政局等部门的介入,或许跟中国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加及跨境电商崛起有关。

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化妆品全年进口9.9万吨,同比增长27%;进口额为39.95亿美元(约合27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4%。与此同时,2016年全年出口化妆品15.31万吨,同比增长4.9%;出口额为16.84亿美元(约合114.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

与传统贸易遇冷相伴的,是中国跨境电商呈逆势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11-2015年四年间共增长近200%。艾媒咨询报告预测,至2018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8.8万亿。

本次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则是,化妆品超越儿童老年用品及电子产品、服装等,成为仅次于食品药品的重点监管目标。10部委通知中“社会反映集中、关系健康安全、影响公共安全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一说法,侧面说明了这一排序的依据。

事实上,对化妆品监管的收紧在今年初就有苗头。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加快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标准提高行动。紧接着,各地方食药监部门于“十三五规划”当中,对化妆品监管作了重点部署(详见青眼微信号2月14日《化妆品行业未来四年会怎样?从各地十三五规划看答案》)。

假货泛滥的网售化妆品

除上述因素外,化妆品产业本身就有成为网络重点监管对象的“潜力”。

表面上看,产业体量的逐年增加决定着须对化妆品加强监管。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约每年12.3%的增长率,2018年将突破5000亿元。

事实上,电商渠道化妆品假货泛滥的现状,恐怕才是本次专项行动剑指化妆品的主要原因。据中国化妆品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网上化妆品销售额为220亿元;其中,由丝芙兰、各品牌官网、实体商场官网等授权电商经销的正品为50亿元,剩余170亿元的销量被淘宝的个人卖家以及各种电商企业瓜分,其中水分可想而知。

更为尴尬的是,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年网销化妆品销售额高达576亿元,与220亿元相比存在356亿元的差额。有分析认为,这个差额正是问题化妆品的销售额。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机构联合国内外100多家化妆品企业2014年发布的《中国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则指出,通过对比100多个著名化妆品商供应在中国互联网渠道销售的总数量与实际销售数量,发现网络销售的化妆品有两成为假冒产品。

网售化妆品假货泛滥的现状,在不断曝光的案件中也可见一斑。2017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便查处多起化妆品涉假案件,比如1月广州警方查扣假冒国际知名品牌香水共11万多瓶;2月南宁海关查获1080件假冒CHANEL粉饼、唇釉、口红等单品;同在2月,浙江警方查获一件8.27亿级化妆品造假案;3月徐州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3000万余元的“家族式”化妆品制假售假案等。

法规惩处力度不够

通过上述案件查处频率可以看出,相关职能部门对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可谓空前。即便如此,化妆品假货仍难以有效治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化妆品制假售假者违法成本太低。据阿里巴巴初步统计,阿里巴巴去年年协助执法部门破获的469起制售假货案中,通过公开信息只能查到33起有判决,且79%的被判刑人员都是缓刑。

和国家法规惩处力度不够相对应的是,化妆品制假售假带来的暴利让不法分子也愿意铤而走险。《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称,在浙江警方查获的8.27亿级化妆品造假案中,仿冒的有迪奥、兰蔻、香奈儿等100多款产品,这些伪国际大牌灌瓶包装完也只需几元十几元的成本,但在网上却能卖出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

这样的网售乱象中,10部委将化妆品提升到网络监管专项行动重点目标可谓正当其时,但除了开展专项行动这种监管形式外,还应从立法层面更进一步杜绝化妆品制假售假行为的出现。公开资料显示,抛开作为基本法案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目前全国性化妆品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85份。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全国人大2017年立法计划显示,8月将审议电商法,这一立法必将促进整个网络销售以及美妆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关键词: 化妆品 网络市场 化妆品制假 监管
相关阅读:
分享到: